出發到北京前,買了一本介紹[北京]的日文旅遊雜誌,
(我喜歡參考日本旅遊雜誌的精美照片)
發現這家 [皇城根褡褳火燒] 剛好在我某天的行程附近~
位置在大馬路上,又好找~
而且我在台灣沒吃過褡褳火燒 (雖然仁愛路四段的北平都一處好像有賣)
於是就把這家店列入午餐選項。
這家店位在地安門東大街、張自忠路、美術館後街交叉口一帶,
出了地鐵[張自忠路站]還要走一段路,
附近地標有中國建設銀行及北京中醫醫院,對街有一家賓館(hotel) 。
[皇城根褡褳火燒]是間家常館子,
附近環境屬於老舊社區的型態,
其實走到門口時我有點想打退堂鼓…
因為外觀實在不起眼…
就在我內心掙扎是否要走進去的時候,
我從玻璃窗看到裡面滿多人在用餐,
於是決定碰運氣試試看。
走進去才發現裡面空間蠻大,
生意很好~
菜單上褡褳火燒的餡料多到令我眼花撩亂…
但是因為我只有一個人,怕吃不完,
就點了豬肉韭菜餡 2兩。 (大陸常以"兩"為計算單位)
(豬肉韭菜餡 1兩 4塊錢人民幣,有 3條。)
這裡的最低消費數量是單種餡料至少要點 2兩。
這家店除了賣褡褳火燒之外,也有賣北京家常菜,
旁邊幾桌的客人都點蠻多菜的。
因為褡褳火燒是現點現煎的,要等一會兒,
我又點了一樣小菜 -芥茉墩- 吃吃看~
哇~~ 芥茉用的很多,好嗆 ~
我很認真吃,還是吃不下整個一份。
我邊吃邊東張西望,
看到有服務員拿著一個大茶壺幫客人倒不知名的汁液在小碗裡,
大家好像都有份,
只有我沒有…
我好奇的問隔壁桌客人,
50來歲的太太告訴我那是玉米粥 (應該沒聽錯北京腔吧~),
免費的~ 可以請服務員倒一碗給我嚐嚐看。
喜歡還可以續碗~
熱呼呼的玉米粥,
沒有任何調味,
只有天然香甜的原味,
好好喝喔~~ (轉圈)
我很克制的只喝了兩碗。
等了好久,褡褳火燒終於送上桌,
有點像鍋貼,
感覺只是包法略有不同,
形狀也比較長一點,
夾起來,兩端垂下就是像褡褳吧。
我一口咬下雖然有點小油,
但是OMG太好吃了!!
韭菜切成剛剛好的細度,
和著一咪咪的碎豬肉(其實幾乎咬不到肉),
淡淡的肉香襯著好滋味的韭菜,搭配的天衣無縫~
PERFECT ~ 怎麼這麼好吃~~~
要不是因為飯店房間沒有烤箱,
不然我一定再外帶一些回去晚上吃。(讚!)
吃完午餐,沿路往張自忠路地鐵站走去
經過和敬公主(格格)府,
不過好像遊客不能入內。
還有這個佔地超大的舊王府(不能入內)
由大門往裡頭張望
竟有一棟醒目的洋樓
原來是民初軍閥段祺瑞執政府舊址
戰爭就是這樣,
逃亡離開和侵佔搶奪不斷的上演。
而北京這個古都,
在不變的經緯,
靜靜的見證這些過往的歷史。
☆皇城根褡褳火燒☆ 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甲46号 (近张自忠路)
(因為對環境人生地不熟,建議白天到此用餐較適合。)